在產官學研各界的努力下,台灣的智慧農業遍地開花,其中更不乏從校園啟動的創新方案,農譯科技就是一群由交大人創立的新創企業,研發出 「AgriTalk 管理系統」,專注在病害、蟲害、施肥、水分管理等面向,以科技實現精準管理,進一步守護農夫健康、全民食安。
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自 106 年起推動智慧農業,在這股風潮下,農譯科技於 2019 年創立,透過科技解決當前台灣農業面臨的問題,其中的靈魂人物為交通大學生物科技系教授陳文亮,身為雲林農家子弟的他,小時目睹父親噴灑農藥後倒下的驚悚畫面,在心中埋下了「對抗農藥」的種子。
農譯科技的起點,其實是創立於 2009 年的交通大學 NCTU_Formosa 團隊,在陳文亮的指導下,透過每年參與國際基因工程生物競賽 iGEM (International Genetically Engineered Machines competition) 累積實力,2014 年以藍光結合小型胜肽元件,研發專一性害蟲捕捉裝置,勇奪世界第三名的好成績。之後陳文亮更在 2018 年率領交大科技部價創計畫無毒智慧科技農業系統團隊,種植薑黃、生產「紅薑黃粉」,進一步落實理念。
內容目錄
農業需求出發發展解決方案
台灣是世界知名的科技島,數位科技實力強大,科技可以幫助解決台灣農業面臨的從業人口老化、土壤酸化、農藥殘留等問題。然而,陳文亮強調,以科技解決農業問題的前提,首先必須跨領域對話,「應該要從農業需求端出發,真正做到使用者友善 (User Friendly), 也就是農民聽得懂、用得起、使用便利,才可能成功!」
除了陳文亮擁有農家子弟的加分背景外,農譯科技更在新竹寶山自設智慧示範農場,跨域整合生物科技、物聯網、人工智慧、農業等面向,實作所有解決方案,並要求同仁親自進入合作農友的案場,「當科技人與農夫一同作業至少一次,就能真切體會其中的困擾與問題癥結,才可能研發出到位的解決方案!」
AgriTalk 系統 IoT + AI 精準管理
正是因為貼近農業現場,農譯科技研發出「AgriTalk 管理系統」,囊括 ( 水質、土壤、益生菌) 分析技術、益生菌複合水肥、IoT 遠端監控環境、生物抑制劑、智能驅蟲燈與防蟲隔離網等多元解決方案。
以 IoT 遠端監控環境為例,就擁有即時收集環境參數、建立專屬資料庫、害蟲預測系統- 捕蟲罐、病蟲害預測系統等功能。
農譯科技運用感測器收集包括害蟲數量、溫濕度、紫外線、風速及雨量等農地資訊,透過物聯網技術連結上述數據,利用雲端建立的各項 AI 調控模型,提早 3 – 7 天預測控制作物生長狀況,精準管理蟲害、病害、土壤肥力、水份、光照、溫度等六大主題,並結合手機 App,讓農夫即時了解農地現況及農作物生長情形,只要手指滑一滑,就能遠端遙控,開關灑水系統或驅蟲照明燈等,輕鬆管理農地,還能夠搭配監視器,隨時監控農地實況,無須整日守在現場。
由於堅持不使用農藥,又必須防治蟲害,農譯科技團隊從蜘蛛毒蛋白中,篩選能驅趕果菜園中害蟲的蜘蛛蛋白,製成無毒農藥 Pantide,可以防治 80% 害蟲。團隊還親自養蟲、萌發孢子,設定土壤、微生物等各式條件,一步步累積數據庫,建立出一套公版系統,之後應用在實際農地場域時,更要不斷校正、量身打造。
無農藥高品質高經濟作物打頭陣
目前「AgriTalk 管理系統」已率先導入白草莓、薑黃、蕈菇、蘭花、中草藥等高經濟作物,其中更以薑黃為代表產品,打破傳統薑黃必須「種 1 年休 3 年」的模式,不但能夠年年耕種、保持土壤不酸化,經由中興大學及瑞士通用檢驗公證集團 SGS 檢測,證實無農業殘留、無磷化物及無重金屬含量,薑黃素含量更是一般薑黃的 5 倍!
導入「AgriTalk 管理系統」的示範農場越來越多,例如新竹五峰農場、板橋中華電信學院「羅丹智慧農場」等,就連在西亞的亞美尼亞都加入無毒栽種的行列。農譯科技也計畫在苗栗縣南庄鄉設置示範場域,預計吸引十位青農返鄉種植薑黃,採取保證收購的策略,保障青農的基本收入,一舉改善農村高齡化、青年就業、農藥殘留等多元問題。
跨域轉譯整合擴大應域領域
「對於農友來說,從現場手動的開關到手機直接操控,就是一個很大的門檻,牽涉到預算投入、成本考量。」若是以 1.0 機械化,2.0 電氣化,3.0 自動化,4.0 智慧化來談,陳文亮認為,目前台灣的農業現場僅能稱得上是 2.5 半自動化狀態,大多的農地就只是導入定時器而已,台灣光是在自動化就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,而自動化的推廣首先必須從例如蘭花、蕈菇等高經濟、高知識的農業領域著手。
展望未來,農譯科技將朝向以下三大面向發展,第一,透過契作農戶與自耕農,推廣「AgriTalk 管理系統」,在農地落實不使用農藥的耕作方式;第二,持續與廣達電腦合作,為農夫提供品質優、價格合理的感測器,推動農業自動化;第三,因應 108 課綱跨領域學習的精神,結合生物科技、物聯網、人工智慧等跨領域資源,在教育現場推廣理念,期待下一代能夠接棒,杜絕農藥的使用,實現無毒農業願景。未來陳文亮也將透過標準化、模組化等方式,在智慧醫療、智慧城市等其他產業領域,複製農譯科技的成功經驗。
陳文亮認為,農業要智慧化,跨領域的轉譯、整合最為重要,農委會、科技部等各政府單位都已經持續推動智慧農業,而政府單位在鼓勵產業投入智慧農業的做法上,陳文亮建議,必須從農業需求端出發,擬定出策略創造土地保有地力、農民高效健康務農、產業業者獲利等三贏!他也強烈建議所有有心想投入智慧農業的團隊,必須與農民對話了解需求,並且自設農場、實踐研發細節,真正做到「接地氣」!